|
河橋樓賦得群公夜宴 / 作者:譚用之 |
芙蓉簾幕扇秋紅,蠻府新郎夜宴同。
滿座馬融吹笛月,一樓張翰過江風。
杯黏紫酒金螺重,談轉(zhuǎn)凋珰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館在江東。
|
|
河橋樓賦得群公夜宴解釋: 河橋樓賦得群公夜宴
芙蓉簾幕扇秋紅,蠻府新郎夜宴同。
滿座馬融吹笛月,一樓張翰過江風。
杯黏紫酒金螺重,談轉(zhuǎn)凋珰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館在江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譚用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賦體詩,描繪了一場夜宴的情景。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豪華的宴會氛圍和賓客們的歡樂。
首句“芙蓉簾幕扇秋紅,蠻府新郎夜宴同。”描繪了宴會場景的華貴和喜慶,芙蓉簾和扇子都是國內(nèi)外各地都能看到的珍貴物品。蠻府新郎又是指富有的人家,他們正在舉行夜宴。
接著的兩句“滿座馬融吹笛月,一樓張翰過江風。”描繪了宴會中音樂的美妙。馬融是一位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他在宴會上吹奏著笛子,給整個場面增添了濃厚的音樂氛圍。張翰則是另一位賓客,他正在屋頂上吹過來的江風中欣賞著夜景。這一描寫使整個宴會場景更加豐富,也展示了賓客們的享受和愉悅。
倒數(shù)第二句“杯黏紫酒金螺重,談轉(zhuǎn)凋珰玉麈空。”表達了宴會上人們暢快飲酒并且談笑風生的場景。詩中使用了紫酒和金螺來形容酒的美酒,凋珰和玉麈則是宴會上人們佩戴的珍貴首飾。整句寫出了宴會上的奢華和繁華。
最后一句“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館在江東。”通過這句表明了在美好的宴會上,人們可以暫時放下疲憊和憔悴,享受快樂。德星池館是宴會舉辦的地點,位于江東地區(qū),此處提到了地點,使整首詩有了一定的背景。
整首詩以描繪宴會的豪華氛圍為主線,以流暢的句式和生動細致的描寫,展示了唐代社交場合的繁榮和開心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