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次宿友人別墅 / 作者:譚用之 |
千里崤函一夢勞,豈知云館共蕭騷。
半簾綠透偎寒竹,一榻紅侵墜晚桃。
蠻酒客稀知味長,蜀琴風定覺弦高。
感君巖下閑招隱,細縷金盤鲙錯刀。
|
|
途次宿友人別墅解釋: 《途次宿友人別墅》是唐代譚用之所作的一首詩,表達了行旅途中思念友人之情。以下是本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千里崤函一夢勞,
豈知云館共蕭騷。
半簾綠透偎寒竹,
一榻紅侵墜晚桃。
蠻酒客稀知味長,
蜀琴風定覺弦高。
感君巖下閑招隱,
細縷金盤鲙錯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行旅途中的情景,他經過千里的崤函山,感到疲勞不堪。他不知道在這個偏僻的地方,有一座名為云館的別墅,里面居住著他的朋友,他們也同樣心生離愁。半拉綠色窗簾透過,映照著寒冷的竹子,他躺在一張紅色的床上,映照出晚霞染紅了桃花。他聆聽著蠻地的酒客的歌謠,卻很少理解其中的長久滋味;他演奏著蜀地的琴,風兒吹過,琴弦在他的覺察下顯得高亢。他感謝朋友將他安頓在這座山巖附近的隱居之地,細細思索金盤中的食物和刀子的材料。
賞析:
譚用之的《途次宿友人別墅》是一首流露旅途中思念之情的詩作。詩人通過描繪鄉(xiāng)村別墅的景致,表達了自己在行旅中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中交織了山水、建筑和音樂等元素,以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激之情。詩人借著描繪別墅的景色和友人的情感,傳達了自己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以及在旅途中感到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實,意境深遠,語言簡練,意蘊豐富,展示了唐代詩人嫻熟的寫作技巧和才華橫溢的藝術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