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 / 作者:竇鞏 |
西南城上高高處,望月分明似玉鉤。
朱檻入云看鳥滅,綠楊如薺繞江流。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今日卷簾天氣好,不勞騎馬看揚州。
|
|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解釋: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是唐代竇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登上玉鉤亭獻給淮南的李相公
西南城上高高處,
望月清晰如玉鉤。
朱紅欄桿伸入云中觀看鳥兒消失,
綠楊像一團團繞著江流。
我明白會有客人嫌棄床上的陳設,
從此以后會沒有人上庾樓。
今天卷起簾子,天氣明朗,
不必騎馬去看揚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登上玉鉤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風景的贊美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人站在西南城墻上,遠眺明亮的月亮,月光如玉鉤懸掛在天空中,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紅色的欄桿伸入云中,看著鳥兒飛過后消失無蹤,綠色的楊樹像一團團繞著江流。詩人意識到,有些客人可能會嫌棄床上的陳設,從此不再有人上庾樓。最后,詩人表示天氣晴朗,不需要騎馬去看揚州,因為眼前的景色已經如此美好。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寫情,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竇鞏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玉鉤亭、朱檻、綠楊和江流等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以美好的視覺體驗。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明亮的月亮與飛過的鳥兒、紅欄桿與綠楊樹進行對照,展示了瞬息萬變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也以此抒發了對過去時光和逝去歲月的思念之情。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對美好天氣和眼前景物的欣賞,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