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軍別家 / 作者:竇鞏 |
自笑儒生著戰袍,書齋壁上掛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婦,好織回文寄竇滔。
|
|
從軍別家解釋: 《從軍別家》
自笑儒生著戰袍,
書齋壁上掛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婦,
好織回文寄竇滔。
譯文:
我自己嘲笑著儒生穿戰袍,
書齋的墻壁上掛著弓和刀。
如今我已成為征戰之人的妻,
愿用織錦之文寄給竇滔。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儒生決心從軍出征的故事。詩人自嘲自己作為一個讀書人,卻穿上了軍裝,掛起了武器。他對自己的轉變感到驚訝,但卻無悔地決定投身戰爭。他將儒家文化中美好的回文織錦之法用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儒生穿戰袍和書齋掛弓刀進行對比,突顯了詩人身份的轉變。儒生象征著讀書、思辨和文化,而戰袍、弓刀象征著軍隊和戰爭。詩人通過掛弓刀來表示自己從儒生轉變為征戰之人的戰斗精神和決心。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對妻子的思念和祝福。回文寄給竇滔象征著詩人想要將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通過織錦之文傳遞給丈夫。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了詩人對戰爭的渴望和對妻子的情感,展示了士人的豪情和家國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