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 / 作者:秦韜玉 |
拆妖放艷有誰催,疑就仙中旋折來。
圖把一春皆占斷,固留三月始教開。
壓枝金蕊香如撲,逐朵檀心巧勝裁。
好是酒闌絲竹罷,倚風含笑向樓臺。
|
|
牡丹解釋: 譯文:牡丹,誰催拆妖放艷,就像仙境中旋折來。圖謀占領整個春天,只固留三月才開始綻放。壓枝的金黃花蕊散發著濃郁芬芳,每朵花兒都勝過檀香的心靈。最好在酒席散去后,依風含笑朝樓臺倚靠。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牡丹花的風姿以及花開之時的美好。牡丹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被視為國色天香的象征,這首詩生動地展現了牡丹的絢麗和高貴。
首先,詩中用“拆妖放艷”來形容牡丹的花開之勢,將它們的美麗與神秘感相結合。牡丹被比喻為“仙中旋折來”,把牡丹與仙境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其超凡的氣質。
其次,詩中描繪了牡丹花盛放的過程。作者說“圖把一春皆占斷”,意味著牡丹占據了整個春天,只有在三月才開始綻放。這種表達方式凸顯了牡丹花開后的珍貴和意義。
最后,詩中描述了牡丹的美麗和香氣。牡丹的花蕊被形容為“壓枝金蕊香如撲”,非常醒目且芬芳。作者還說每朵花兒都比檀香更勝一籌,強調了牡丹花的珍貴和獨特性。
整首詩情感豪放,用詞精確,描寫了牡丹的壯麗和美麗。通過牡丹花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欣賞之情,展現了對自然之美的歌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