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下 / 作者:秦韜玉 |
到處人皆著戰袍,麾旗風緊馬蹄勞。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幾重開雪嶺,長河無限舊云濤。
鳳林關外皆唐土,何日陳兵戍不毛。
|
|
塞下解釋: 《塞下》
到處人皆著戰袍,
麾旗風緊馬蹄勞。
黑山霜重弓添硬,
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幾重開雪嶺,
長河無限舊云濤。
鳳林關外皆唐土,
何日陳兵戍不毛。
中文譯文:
在邊塞的地方,人人都穿上了戰袍,
戰旗隨風飄揚,馬蹄勞緊。
黑山上霜重弓越發堅硬,
青冢上的沙隨著月亮的升高愈加平坦。
遼闊的原野開滿了幾重雪嶺,
長河上浩渺無邊的舊云濤。
邊關之外,四面皆是唐朝的土地,
什么時候才能沒有戰爭,邊防也會荒蕪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邊塞氛圍的凄涼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戰袍、麾旗、馬蹄等元素,生動地展示了邊塞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奮戰的形象。黑山上的霜和青冢上的沙則展現了邊塞的嚴寒和荒棄。詩人表現了邊塞地區的遠離幸福與繁榮,承受著戰爭和艱苦的生活。最后兩句“鳳林關外皆唐土,何日陳兵戍不毛”,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亂的痛惜。整首詩以簡潔凄涼的語言揭示了邊塞的寒酸與荒涼,體現了軍人的辛苦和對和平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