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怨(一作孟郊詩,題云征婦怨) / 作者:聶夷中 |
生在綺羅下,豈識漁陽道。
良人自戍來,夜夜夢中到。
漁陽萬里遠,近于中門限。
中門逾有時,漁陽常在眼。
君淚濡羅巾,妾淚滴路塵。
羅巾今在手,日得隨妾身。
路塵如因風,得上君車輪。
|
|
雜怨(一作孟郊詩,題云征婦怨)解釋: 中文譯文:
生在綺羅下,豈識漁陽道。
出生在綺羅下,怎能了解漁陽道。
良人自戍來,夜夜夢中到。
良人自從去戍邊關歸來,每晚夜里都在夢中出現。
漁陽萬里遠,近于中門限。
漁陽遠在萬里之外,卻近在中門限。
中門逾有時,漁陽常在眼。
雖然中門距離遙遠,漁陽卻常常在我的眼前。
君淚濡羅巾,妾淚滴路塵。
君主的淚水浸濕了羅巾,妾身的淚水滴濕了路上的塵土。
羅巾今在手,日得隨妾身。
羅巾現在在我的手中,每天都隨著我身邊。
路塵如因風,得上君車輪。
路上的塵土如風一般,可以上君主的車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云征婦女對她遠離漁陽丈夫的思念之情。她生活在華麗的綺羅之中,不了解戰爭的邊塞之苦和距離遙遠的漁陽地方。雖然中門似乎很近,但漁陽卻依然在遙遠的地方。她的丈夫長時間離開,每晚她都會在夢中與丈夫相聚。她的淚水濡濕了羅巾,而丈夫的離別也讓她不停地流淚。盡管丈夫遠在他鄉,但她仍希望能夠與丈夫相伴,每天都希望丈夫可以回到她身邊。她期待著風能將她的淚水,帶到丈夫的車輪上,以此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婦女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遠離家鄉和思親的困苦。通過對比中門的近遠和丈夫的存在感,描繪了婦女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詩歌樸實而真摯的敘述方式,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婦女的心情和情感的真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