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江口 / 作者:于武陵 |
南渡人來絕,喧喧雁滿沙。
自生江上月,長有客思家。
半夜下霜岸,北風吹荻花。
自驚歸夢斷,不得到天涯。
|
|
宿江口解釋: 《宿江口》是唐代詩人于武陵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渡的人們已經離開,江邊喧囂的聲音都已消失。
雁群滿天飛,沙洲上草木靜靜無聲。
明亮的月光照在江面上,喚起了我對家的思念。
半夜里從寒霜覆蓋的岸邊下來,北風吹動著垂柳上的花。
我驚醒于夢境破滅,卻依舊不能到達天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江口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南渡人離去后的寂靜與凄涼,江心的月光喚起了詩人對家的思念之情。然而,詩人卻苦于思鄉之情無法實現,最終只能在夢境中醒來,無法到達遠方的故土。
賞析:
《宿江口》通過描繪江口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運用寂靜與凄涼的描寫手法,將南渡人離去后的江口變得空曠寂寥。明亮的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喚起了詩人濃烈的鄉思之情。半夜里,寒霜覆蓋的岸邊,北風吹拂著垂柳上的花,給人一種凄美、憂傷的感覺。而詩的最后,詩人用“不得到天涯”這句話表達了思鄉之情無法實現的無奈和悲傷之情,強調了離鄉背井帶來的失落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無法言述的苦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