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惠小飲以詩索周開祖所作 / 作者:蘇軾 |
立著巫娥多少時,安排云雨待清詞。
酒酣魯叟頻相憶,曲罷周郎尚不知。
海鷂無蹤飛過速,云龍有報發來遲。
從今莫入尋春會,為欠梅花一首詩。
|
|
法惠小飲以詩索周開祖所作解釋:
《法惠小飲以詩索周開祖所作》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立著巫娥多少時,
安排云雨待清詞。
酒酣魯叟頻相憶,
曲罷周郎尚不知。
海鷂無蹤飛過速,
云龍有報發來遲。
從今莫入尋春會,
為欠梅花一首詩。
詩意:
這首詩以法惠小飲為題,描述了一場飲酒時的情景。詩中描繪了巫娥等待了多久,準備了多少云雨,才能夠與清詞相配。酒足之后,魯叟頻繁地回憶起過去的事情,而周郎卻還不知道曲子已經結束。海鷂飛過的速度太快,而云龍的報告卻來得太遲。詩人告誡自己從今以后不要再參加尋春會,因為他還欠下了一首梅花的詩。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展示了他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的巫娥、云雨、魯叟、周郎、海鷂和云龍等形象都是蘇軾自己創造的虛構人物,通過這些形象的對話和動作,傳達出作者對于人生的瞬息即逝和時機的把握的思考。
巫娥代表了時光的流轉,她等待了多少時刻,才能夠與清詞相得益彰,暗示了時間的寶貴和對機會的珍惜。魯叟頻繁地回憶過去,而周郎卻不知道曲子已經結束,反映了人們對過去的執著和對現實的無知。
海鷂的速度快,云龍的報告卻來得遲,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機會的稍縱即逝。詩人在最后警示自己不要再參加尋春會,因為他還欠下了一首梅花的詩,意味著他對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還沒有完全實現或者完成。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虛構的人物和情景,抒發了蘇軾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思考。它以樸素的描寫展示了生活中的瞬間和人生的遺憾,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