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北州老翁答 / 作者:張謂 |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臣,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
|
代北州老翁答解釋: 《代北州老翁答》中文譯文:
負著薪柴的老翁往北州去,
北面望著鄉關,生出客愁。
老翁自言有三個兒子,
其中兩個已經戰死在黃沙之中。
如今另一個小兒子剛長大,
明年又會聽說要征兵。
老翁明白此別必然零落,
無法相隨生死。
他只能將田宅借給鄰居,
自己再次離開鄉土。
他在生前渴望有更多的子孫,
卻沒有人知道他的辛苦。
近來有傳言,天子尊武臣,
強大的兵力想要平息邊境之亂。
安定邊疆當然有更好的策略,
何必讓這些中國人離散流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負著薪柴的老翁離開家鄉,往北州去的情景。他望著鄉關,心中充滿了離別和憂慮。老翁自言兩個兒子已在戰爭中死去,現在只有一個小兒子還在,但明年又要征兵。他預感此別必將導致家庭的破碎,無法相隨生死。因此,他不得不將田宅借給鄰居,再次背井離鄉。老翁渴望有更多的子孫在世,但沒有人理解他的辛苦。
整首詩抒發了老翁的憂慮和無奈之情。他在戰亂中失去了兩個兒子,而現在的小兒子又面臨被征兵的命運,這使老翁感到十分心痛和擔憂。他將自己的田宅借給鄰居,再次離開家鄉,表現出老翁為家庭和子孫著想的無私精神。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老翁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戰亂頻發、人民生活艱辛的社會背景。整首詩意蘊含著對和平與穩定的期許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