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 作者:孫光憲 |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
連理分枝鸞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
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終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濃何處¤
盡日目斷魂飛,晚窗斜界殘暉。
長恨朱門薄暮,繡鞍驄馬空歸。
|
|
清平樂解釋: 清平樂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
連理分枝鸞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
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
終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濃何處?
盡日目斷魂飛,晚窗斜界殘暉。
長恨朱門薄暮,繡鞍驄馬空歸。
中文譯文:
清平樂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的一半。
連理分枝,鸞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頭低垂,思緒隨著芳草凄凄。
仰賴東風吹去夢想,與心上人終日東西。
平淡無言,春天的悲傷如何消散?
最終無法阻擋,花變暗了,柳樹變濃了,何處尋找?
整天目光疲憊,心靈幾近飛離,晚上的窗戶斜照殘暉。
長久的怨恨,紅樓的黃昏,繡鞍的高頭馬卻空空歸還。
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是唐代文學家孫光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種離散和失落的情感,以及對青春與愛情的無限思念和哀傷。
詩的開頭“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表達了作者憂愁的內心狀態,他的青春正處于一種動蕩不安的狀態。接著,作者通過“連理分枝鸞失伴”,形象地描述了兩個相愛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被迫分離,再次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思念,以及對離別和悲傷的無法釋懷。
詩的后半部分以“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開始,詩人憤慨地提問,無法接受春天的離去和他內心深處對某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幾句詩以“長恨朱門薄暮,繡鞍驄馬空歸。”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華麗的生活和失去的愛人的追憶和遺憾。
整首詩以描繪細膩的情感和凄美的語言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現了作者對愛情和青春的凄涼與懷念,讓讀者對離別和時光流轉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