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梅花 / 作者:孫光憲 |
數(shù)枝開與短墻平,見雪萼,紅跗相映。
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空聽隔江聲。
|
|
望梅花解釋: 望梅花
數(shù)枝開與短墻平,
見雪萼,紅跗相映。
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空聽隔江聲。
中文譯文:
梅花幾枝開在矮墻旁,
看見那雪白的花瓣,紅梗相互輝映。
引起了誰的心中的邊塞情愫,
簾外已經(jīng)到了深夜時分,寒風切斷了的相思之情,
皎潔的月亮高高掛在天空。
再無聲音可以聽見,只有江水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孫光憲所作,描繪了一幅寂靜而美麗的梅花景象,傳達出了濃郁的邊塞情調。梅花雖然花期在寒冷的冬季,卻能傲然挺立,在矮墻上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作者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表達出了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堅強的生命力。梅花的白花瓣與紅色的花梗相映成趣,形成了鮮明而美麗的對比,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詩的后兩句描繪的是一個夜晚的場景。月亮高懸,月光灑在大地上,但是此時已是深夜,寒風呼嘯,吹斷了思念之情。在這個寂靜的夜晚,只能聽見隔江傳來的水聲回蕩在空中,無論是詩人自己還是他詩中的人物,心中都有著強烈的思念之情,對邊塞的思念無處不在。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夜晚的描繪,抒發(fā)了濃郁的邊塞情懷。詩中用梅花來象征邊塞的堅韌和堅強,用寒夜的景象來象征離愁和思念的無窮。給人一種凄美的意境,表達了對祖國邊疆的思念和對家鄉(xiāng)的留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