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歌子 / 作者:孫光憲 |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
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重疊¤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霅水。
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
|
漁歌子解釋: 譯文:
清草上漲,波浪起伏,湖邊的草色連綿不斷。沿著箬岸,停泊在楓葉汀上,天空中的玉輪剛剛升起時,敲舷的歌聲悠揚,遠望連綿不絕,槳聲在此時劃向何處。黃鶴呼叫,白鷗休憩,有誰能像你家一樣寬廣開闊?漂浮的螢火蟲明滅不定,夜涼水寒,東灣遼闊。風吹得陣陣響,笛聲悠揚,萬頃的金波層層疊疊,在杜若洲上四處飄香,一聲宿雁在霜時節中遠去。經過霅水,經過松江,所有的一切歸屬于你家的日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湖邊釣魚時的情景。作者以細膩的筆墨描繪了湖泊的景色和魚兒的游動,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同時,詩中還融入了作者對家園的留戀之情,以及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之情。通過以漁歌為線索,抒發自己對家園的感慨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家園的眷戀。
整首詩以湖泊為背景,描繪了湖水的起伏、湖邊的芳草、波光粼粼的景色,通過描繪魚兒的游動和鳥兒的叫聲,生動地表現了湖泊的生機勃勃。整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通過描寫自己的家園和對家園的眷戀之情,展示了作者與自然的融合。整首詩氣勢恢宏,場景絢麗,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