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韓毅伯五首 / 作者:王炎 |
三書上詩宰,我常疑退之。
士窮見素守,躁求亦何為。
羅客聞此語,為我一解頤。
歲晚歸未得,且過江之西。
未到意先喜,主人賢足依。
江西魚稻鄉,米熟蟹鰲肥。
|
|
答韓毅伯五首解釋: 《答韓毅伯五首》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回答韓毅伯的五個問題,并表達了對士人境遇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答韓毅伯五首
三書上詩宰,
我常疑退之。
士窮見素守,
躁求亦何為。
羅客聞此語,
為我一解頤。
歲晚歸未得,
且過江之西。
未到意先喜,
主人賢足依。
江西魚稻鄉,
米熟蟹鰲肥。
譯文:
回答韓毅伯的五個問題,
我常常懷疑辭退之。
士人窮困時見素守,
急躁追求又有何為。
聽到這番話的羅客,
為我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歲晚歸程尚未完成,
暫時過江在西邊。
未到目的地卻先有喜悅,
主人賢明足以依仗。
江西是魚米之鄉,
稻谷豐收蟹肥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士人的處境和人生追求的思考。首先,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擔任詩宰職務的疑慮,認為這一職位可能會束縛自己的創作。接著,他提到士人在困苦時應該堅守素樸的品質,而不是盲目追求功名。這表明了作者對于士人應有的精神追求和品德修養的關注。
在第三、四句中,出現了羅客這一角色,他聽到作者的疑慮并給予了解答,從而使作者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除。這體現了詩人傾訴心聲的意境,也表達了作者對于真知灼見和智者幫助的渴望。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歸程中的喜悅和對主人的依賴。作者尚未到達目的地,但已經能感受到喜悅之情,這反映了作者對于未來的期許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主人的賢明和善良給予了作者安心和依托,這也暗示了作者對于人際關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最后兩句以江西魚米之鄉的景象作為結尾,描繪了豐收的稻谷和肥美的蟹,呈現出豐饒的農田和興盛的景象。這種描寫暗示了作者對于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和諧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士人處境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對于真知灼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江西豐饒景象的描寫,也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和諧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