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夜玩月 / 作者:杜甫 |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
|
十六夜玩月解釋:
詩詞:《十六夜玩月》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中文譯文:
昔日舀取金色波浪,清爽宜人,都說是秋天的玉露。
關山廣闊無邊,河漢近在人煙之間。
山谷口的樵夫唱著歌歸來,孤城中響起了笛聲,使人陷入了愁苦之中。
巴童們輾轉難眠,半夜里有人行船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秋天的月亮的贊美之作。詩人描述了一個月夜中的景色和氛圍,展現了秋季的特色和深邃的美妙。詩中的“金波”和“玉露”是對月光的形象描繪,給人以明亮、清爽的感覺,與秋天的涼爽氣息相呼應。關山和河漢兩個景觀,在詩人的描寫下,顯得廣闊遼遠而又近在眼前,給人以寬廣和親近的感覺。
詩中還描繪了山谷中樵夫的歸來和城中笛聲的響起。樵夫唱歌的聲音和孤城中響起的笛聲,使人陷入了愁思之中。這里似乎暗示了月光下的孤寂和思念,詩人通過形象描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最后兩句“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暗示了夜晚的活動,給人以神秘和動感的感覺。這里的“巴童”指的是岷江流域的小童,他們在夜晚也沒有入睡,而半夜里的行船聲,更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其具體而細致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秋夜的月下景致,展現出秋天的美麗和深沉。通過對月亮、山川和夜晚活動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對秋天的贊美之情,使詩作具有濃郁的情感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