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郭視田訟三絕 / 作者:王炎 |
木末鷓鴣相應鳴,路危笑我不能行。
湖光淺綠山谷碧,頗覺心清境亦清。
|
|
出郭視田訟三絕解釋: 詩詞:《出郭視田訟三絕》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中文譯文:
木末鷓鴣相應鳴,
路危笑我不能行。
湖光淺綠山谷碧,
頗覺心清境亦清。
詩意和賞析:
《出郭視田訟三絕》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情境界的圖景。
詩的開頭寫道:“木末鷓鴣相應鳴”,這句表達了鷓鴣在樹木的盡頭相互呼應的情景。這里的鷓鴣是一種尋常的鳥類,但它們的鳴叫卻給人以響亮、和諧的感受,使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接下來的一句“路危笑我不能行”,表達了詩人在險惡的路途中的心境。面對困難和危險,詩人并不氣餒,反而以一種輕松的態度笑對困境,表現出他豁達的心態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后兩句“湖光淺綠山谷碧,頗覺心清境亦清”則描繪了湖光山色的美麗景色,以及這美景給詩人帶來的心靈寧靜。湖光的淺綠和山谷的碧綠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了心靈的清凈和境界的寧靜。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鷓鴣鳴叫、崎嶇的路途和湖光山色,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并以自然景色的美妙來映襯內心的寧靜和境界的清凈。這種對自然的感悟和內心的體悟,展示出王炎詩人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