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 / 作者:王炎 |
鴻雁南隨暖,璣衡北轉杓。
忍貧居自隱,得句興偏饒。
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
惜無推轂手,寂寞老漁樵。
|
|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解釋: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鴻雁南隨暖,璣衡北轉杓。
忍貧居自隱,得句興偏饒。
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
惜無推轂手,寂寞老漁樵。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以下幾個方面:
1.與自然共舞:詩詞開篇以鴻雁南飛、璣衡北轉的景象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變遷和季節的更迭。詩人觀察到這些現象,與大自然相互呼應,與自然共同舞蹈,傳達出一種與自然相融合的情感。
2.忍受貧困:詩中提到詩人忍貧居自隱,表明他寧愿忍受貧困的生活,過著清貧的隱居生活,而不追求功名利祿。這種態度體現了他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3.詩意的樂趣:詩人在貧困的環境中,通過得句興偏饒,表達了對于寫作和詩意的樂趣。他發現,即使在困苦中,通過創作和表達,他能夠獲得心靈的愉悅和滿足。
4.寂寞的生活:詩中提到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暗示了詩人的生活單調而寂寞。他很少外出,隱居在漁樵的生活中,與世隔絕,但也正是這種寂寞的生活,培養了他對自然和詩意的敏感和體悟。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與自然的共鳴,同時彰顯了詩人對于詩意和內心世界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這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而深沉的美感,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內心的富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