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閣學挽詩三首 / 作者:王炎 |
物望推耆哲,巋然可鎮浮。
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
不樂分銅虎,方期杖玉鳩。
胡然歸未久,仙去杳難留。
|
|
李閣學挽詩三首解釋: 《李閣學挽詩三首》是王炎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物望推耆哲,
巋然可鎮浮。
莫年登近侍,
再起殿南州。
譯文:
遠望之物推崇睿智,
高聳而能鎮壓浮躁。
不要年歲攀附近侍的權勢,
再次起身行走于南方。
詩意:
這首詩意味深長,通過描寫物景和人物,表達了作者對于知識和智慧的推崇。作者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應該是那些具有智慧和冷靜的特質,而不是被權勢和年歲所左右。他呼吁人們追求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并堅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受外界的干擾。
賞析:
詩的開頭以物望為起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耆老和智者的推崇之情。巋然可鎮浮的形容詞,形象地描述了耆老智者的威嚴和超然。接著,作者提到了年歲和近侍,暗示在塵世中,人們往往會受到時間和權勢的制約,容易迷失自我。然而,他再次呼喚自己重新起身,離開塵囂,回到南方,尋找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第二首:
不樂分銅虎,
方期杖玉鳩。
胡然歸未久,
仙去杳難留。
譯文:
不喜歡分割銅制的虎,
期待能拄著玉制的鳩杖。
倉促之間歸來未久,
仙人已經離去,難以再留。
詩意:
這首詩繼續表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純粹的追求。銅虎和玉鳩分別象征著俗世和超凡的事物。作者不喜歡被俗世之物所困擾,期待能擁有純粹和高尚的境界。然而,他意識到時光飛逝,倉促之間歸來,卻發現仙人已經離去,無法再停留。
賞析:
詩的第三、第四句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對于純粹和超凡的向往。銅虎和玉鳩代表了塵世和超凡的事物,作者明確表示不喜歡被塵世的紛擾所困擾,而期待著能夠接觸到更高尚和純粹的境界。然而,時光匆匆,作者返鄉歸來,發現仙人已經離去,令人感嘆物是人非的無常。
總結:
《李閣學挽詩三首》通過對物景、人物和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真實、智慧和純粹的追求。詩意深邃,思想含蓄,語言簡練而有力,展現了王炎在宋代的才情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