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 / 作者:王炎 |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小阮最逸群。
未幾魚化龍。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
謂予偕二父,聯(lián)名千佛中。
一見辭色莊,再款肺腑通。
議論到易象,或借聽于聾。
我行踏京塵,君棲簿書叢。
情親不厭久,語別殊匆匆。
回首川陸隔,天寒悲塞鴻。
|
|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解釋: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是宋代王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小阮最逸群,未幾魚化龍。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王炎送別行人的情景。在第一句中,"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表明行人已經(jīng)在早晨離開了,而目送他離去的是兩位老人,他們是行人的親屬或朋友。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表達了行人離開已經(jīng)很久,就像黃鵠飛走了一樣,但他的聲音和影響卻仍然存在,如同風一樣流轉(zhuǎn)不息。
"小阮最逸群,未幾魚化龍"中的"小阮"可能是行人的名字,他是朋友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很快就會有所成就,就像魚變成龍一樣,獲得巨大的轉(zhuǎn)變和提升。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描述了行人離開江城,但山巖和村落仍然依然在原地,猶如依然與行人保持聯(lián)系,繼續(xù)傳遞信息。
"謂予偕二父,聯(lián)名千佛中"表明詩人王炎將自己與兩位老人相提并論,以表示他們的親密關(guān)系,仿佛他們的名字聯(lián)合在千佛之中。
"一見辭色莊,再款肺腑通"描繪了當詩人與行人離別時,他們的表情莊重,再次表達了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
"議論到易象,或借聽于聾"暗示他們之間的交流非常深入,可以談?wù)摳鞣N哲學和宇宙的奧秘,甚至可以借助聽覺上的聾來進行。
"我行踏京塵,君棲簿書叢"表明詩人繼續(xù)踏上行程,走上塵世,而行人則留在君家中,專心研讀簿書。
"情親不厭久,語別殊匆匆"表達了詩人與行人之間親密的情感,即使分別已久,情誼仍然不減。他們的離別之言匆忙而別。
"回首川陸隔,天寒悲塞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望著行人離去的背影,河川和陸地隔絕了他們的相聚,天寒使得詩人更加悲傷,就像是孤雁哀鳴在邊塞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行人離去、友情的深厚和離別的悲傷,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