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捕鼠 / 作者:王炎 |
黠鼠穴居工匿形,宵竊吾余頻有聲。
貍奴已老無足忌,對面侮人渠得志。
韓盧行載云來孫,平時御盜嚴司存。
小施逐兔騰山力,不露爪牙潛有獲。
主人高枕終夜安,論功法吏能掃奸。
繩以漢家三尺律,鼠罪貫盈貓不職。
|
|
犬捕鼠解釋: 《犬捕鼠》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黠鼠穴居工匿形,
宵竊吾余頻有聲。
貍奴已老無足忌,
對面侮人渠得志。
韓盧行載云來孫,
平時御盜嚴司存。
小施逐兔騰山力,
不露爪牙潛有獲。
主人高枕終夜安,
論功法吏能掃奸。
繩以漢家三尺律,
鼠罪貫盈貓不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狗捕鼠的場景,通過動物的形象反映了人間的社會現象和道德觀念。
詩中描述了一只機智的老鼠,它居住在地洞中,頻繁地偷竊作者的余糧,每當夜晚,竊賊的聲音就會傳來。而那只狗已經老了,不再有足夠的力量去忌憚老鼠,面對著它,老鼠得意地侮辱著狗。
詩中還提到了一個名為韓盧的巡捕官,他每天都勤勉地巡邏,嚴密地防范著小偷的行為。盡管老鼠小心翼翼地逃避著,但它的爪牙最終還是被揭露,被捕獲。
主人高枕無憂,整夜安眠,這是因為有能夠掃除奸邪的官吏,能夠以漢家三尺律法來治理社會。在這樣的法律監督下,老鼠的罪行無法逃脫,貓也不能失職。
這首詩詞以動物的形象表達了社會道德的觀念。老鼠代表著邪惡和犯罪,狗代表忠誠和正義,韓盧代表法律與秩序,而主人則代表著社會的安寧與和諧。通過描寫動物的行為,詩人王炎間接地表達了對社會秩序和道德準則的思考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