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元韻答楊大著李校書 / 作者:王炎 |
蓬萊云氣依海鰲,中有詩仙流品高。
子云抄書自點勘,方瞳炯炯分纖毫。
仲元公退便燕坐,日涉藝輔當游遨。
烏衣裔孫不解此,但摘青蕊斟官醪。
壯年落筆無好語,況復衰颯垂霜毛。
二豪拔足立塵表,下視流俗徒滔滔。
詞鋒健鬭取一快,往復險韻不憚勞。
旁觀微之敵白傅,自分司馬優(yōu)枚皋。
倡而不和當受罰,丐公酌酒羞二螯。
|
|
用元韻答楊大著李校書解釋: 詩詞:《用元韻答楊大著李校書》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蓬萊云氣依海鰲,
中有詩仙流品高。
子云抄書自點勘,
方瞳炯炯分纖毫。
仲元公退便燕坐,
日涉藝輔當游遨。
烏衣裔孫不解此,
但摘青蕊斟官醪。
壯年落筆無好語,
況復衰颯垂霜毛。
二豪拔足立塵表,
下視流俗徒滔滔。
詞鋒健鬭取一快,
往復險韻不憚勞。
旁觀微之敵白傅,
自分司馬優(yōu)枚皋。
倡而不和當受罰,
丐公酌酒羞二螯。
中文譯文:
蓬萊的云氣依附在海龜上,
其中有一位品德高尚的詩仙。
楊子抄書時自我點勘,
目光明亮,細致入微。
李仲元公退隱后便坐在燕子上,
白天涉獵藝術,自在地游蕩。
普通人卻無法理解其中的奧妙,
只會采摘青蕊,品嘗官醪。
壯年時期,他的筆下無法流露出美妙的言辭,
何況如今衰老,頭發(fā)如霜般凋零。
兩位豪杰站立在塵土之上,
俯視著滔滔不絕的庸俗之流。
詞鋒銳利,勇于爭斗,尋求一份快意,
反復琢磨復雜的韻律,從不怠慢辛勞。
旁觀者微笑嘲諷,傅白和他們成為敵人,
自比司馬遷、優(yōu)曇婚姻仲裁者。
敢于挑起爭端卻不愿和諧,必將受到懲罰,
像乞丐一樣飲酒,為自己的雙鉗感到羞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炎的回答楊大著和李校書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蓬萊、詩仙、抄書、燕坐等形象,展現(xiàn)了文人士子的高尚品德和追求藝術的精神。詩中也表達了對庸俗世俗的不屑和批判,以及對自身才華與境遇的思考和反思。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蓬萊、海龜、詩仙等,展示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同時,通過描繪楊子、李仲元公等人物形象,突出了文人士子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
詩人王炎以自己的才情和辛勤努力為主題,表達了對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對庸俗之流的鄙視和批判。詩中的對比和沖突,以及對藝術追求的堅持,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文人身份和藝術境界的思考和自省。
整首詩寫意深遠,通過詩人對自己和時代的反思,表達了對藝術追求的堅定和對庸俗世俗的不屑。詩中的意象和比喻豐富多樣,語言華麗而精練,展示了詩人的才情和辯才能力。
這首詩也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宋代是文人士子的興盛時期,而詩中的批判和對立,反映了當時文化思潮的某種傾向和心態(tài)。
總的來說,這首詩展示了王炎作為一位宋代文人的追求和矛盾心態(tài),同時也通過對庸俗和藝術的對比,傳達了對純粹藝術追求的堅持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