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尚書挽詩 / 作者:王炎 |
細數青云士,如公有幾人。
登龍心不遂。
烹鯉字猶新。
后進思高誼,中朝念信臣。
百年喬木折,有識共酸辛。
|
|
張尚書挽詩解釋: 詩詞:《張尚書挽詩》
作者:王炎(宋代)
譯文:
細數青云士,如公有幾人。
登龍心不遂。烹鯉字猶新。
后進思高誼,中朝念信臣。
百年喬木折,有識共酸辛。
詩意和賞析:
《張尚書挽詩》是王炎所作,描繪了對已故張尚書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幾個意象,表達了對張尚書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細數青云士,如公有幾人"。這句話意味著在政治中,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高位,而張尚書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才華和成就令人難以計數。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張尚書的贊嘆和遺憾之情。他說"登龍心不遂。烹鯉字猶新"。"登龍心不遂"指的是張尚書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未能登上更高的位置。"烹鯉字猶新"則暗指張尚書的才華和文采仍然鮮活,他的才情和才華在世人眼中依然是新鮮的。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張尚書的深深思念。"后進思高誼,中朝念信臣",詩人表示后輩們懷念張尚書對他們的深遠影響,同時,朝中的人們也在思念這位忠誠的臣子。
最后兩句"百年喬木折,有識共酸辛"表達了對張尚書英年早逝的遺憾之情。"百年喬木折"意味著張尚書年紀尚輕就去世了,這是一種對英才過早消逝的惋惜。"有識共酸辛"表示有見識的人們都為此感到沉痛和痛心。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對張尚書的敬佩、懷念和惋惜之情。通過這些意象,詩人將讀者帶入了對逝去的張尚書的回憶和思考中,體現了王炎對這位杰出政治家的深深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