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昭叔弟書 / 作者:王炎 |
十年客館出無車,倦跡歸來守敝廬。
林下巢傾烏哺斷,天邊風急雁行疏。
欲傳消息苦無便,喜報平安今有書。
行李何時能緩帶,對床風雨且幽居。
|
|
得昭叔弟書解釋: 《得昭叔弟書》是宋代詩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年在客館中度過,沒有車輛可乘坐。
疲倦地返回守護著破舊的廬舍。
棲息在林下的巢穴顛倒,烏鴉啄食的聲音戛然而止。
天邊的風迅猛,雁群排列稀疏。
希望傳遞消息卻困難重重,如今得到平安的好消息。
行李何時才能緩緩帶回,與風雨為伴,暫且安靜地居住在床前。
詩意:
《得昭叔弟書》描繪了一個歸鄉的人的心境和生活狀態。詩人在客館中度過了十年的時間,沒有車輛可供他返回故鄉。最終,他疲憊地回到了自己的破舊住所。在家的歲月里,他所倚靠的棲身之地已經破敗不堪,烏鴉停止了啄食的動作,巢穴傾覆了。天空中的風勢洶涌,雁群也變得稀疏。盡管他希望能傳遞好消息,但卻困難重重。然而,他終于收到了平安的消息,這使他感到喜悅。他希望能早日將行李帶回家,與風雨為伴,在床前安靜地居住。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樸素的語言描繪了歸鄉人的心境和生活場景。詩人通過對客館生活和歸家之路的描寫,表達了歸鄉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詩中的林下巢穴傾覆、風急雁行疏的景象,暗喻了詩人歸家路上的艱辛和彷徨。盡管歸途困難重重,但當詩人終于收到平安的消息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詩人渴望能早日帶回行李,安靜地居住在自己的床前,這種向往和平靜的愿望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整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凄涼的景象描繪,表達了歸鄉人在客居異鄉后的心情和期盼。通過對生活瑣碎細節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平凡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體驗,引發讀者對家園、歸鄉和溫暖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