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楊秀才園三亭·見山 / 作者:王炎 |
窗間酒榼與詩編,窗外山光翠入簾。
山好要人能領略,直須胸次似陶潛。
|
|
題楊秀才園三亭·見山解釋: 《題楊秀才園三亭·見山》是宋代文學家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窗戶邊陳設著酒榼和詩稿,
窗外的山光翠綠透過窗簾。
這座山峰美麗,需要有才情的人來領略,
只有有著像陶淵明那樣的胸懷的人才能真正欣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楊秀才園的三亭中,透過窗戶觀賞美景的情景。詩人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對山峰美麗景色的贊美,并提出了欣賞山景所需的心境和思想狀態。詩人認為,真正欣賞山峰之美的人,需要有開闊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才能領略到山景背后的深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窗戶作為視覺的媒介,將觀景者的目光引向窗外的山峰。詩人以簡潔的筆墨描繪了山光翠綠的景象,展現了山景的美麗和生動。詩人通過使用"窗間"和"窗外"的對比,強調了觀景者與景物之間的隔閡和距離,同時也凸顯了窗戶作為觀景的媒介的重要性。
詩人提到山好需要有人能夠領略,暗示了欣賞山景需要有美感和才情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山峰的美麗。他進一步提到"直須胸次似陶潛",即欣賞山峰美景需要有像陶淵明那樣的心胸和情操。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以其深厚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而著稱。通過與陶淵明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欣賞山景所需內在品質的要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山峰美景的贊美和對欣賞山景所需內心境界的思考。它呈現出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并鼓勵人們在欣賞自然美景時,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開闊的胸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