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蟬 / 作者:王炎 |
綠陰遮日忽鳴蟬,墮地殘紅色未蔫。
兩岸垂楊低蘸水,夢魂時到故溪邊。
|
|
聞蟬解釋: 《聞蟬》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陰遮日忽鳴蟬,
墮地殘紅色未蔫。
兩岸垂楊低蘸水,
夢魂時到故溪邊。
【中文譯文】
綠色的樹蔭擋住了陽光,突然一只蟬鳴叫,
地上落下的紅葉顏色依然鮮艷。
兩岸垂柳低垂在水中,
夢中的靈魂時而來到故溪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夏日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繪蟬鳴、綠陰、殘紅和溪水等景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知和內心的感受。
首先,詩人描述了陽光被綠樹蔭蔽的情景,蟬鳴聲突然響起,給人以一種突然的感觸。這里融入了對蟬鳴的贊美,蟬鳴聲有著自然的韻律,以及生命的堅韌和不屈精神。
其次,詩人描繪了地上的殘紅葉子,這些紅葉雖然已經掉落,但顏色依然鮮艷,寓意著生命的美麗和堅韌。這里也可以看出一種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和珍惜。
接著,詩人通過描繪兩岸的垂柳和低垂在水中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寧靜和美麗。柳樹是夏季常見的樹種,低垂的枝葉在水中倒影出獨特的美感,給人以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受。
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夢魂時而到達故溪邊,這里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夢境中的故溪邊可能是詩人童年的回憶或者是他心靈的歸宿,給人以一種溫馨和寧靜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生命堅韌和美麗的贊美,以及對故鄉和記憶的留戀。整首詩流暢自然,富有意境,使人產生共鳴,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情感世界的真摯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