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趙道人 / 作者:王炎 |
欲上青云卻垂翅,歸來掃軌空山里。
道人說相來叩關(guān),酒半醺酣談亹亹。
我今布褐終余年,豈論燕頷并鳶肩。
謂予形是朱頂鶴,兩眼藏神高頰顴。
彭殤壽夭誰無死,不將動目搖湛水。
道人去后若復(fù)來,定應(yīng)難相壺邱子。
|
|
與趙道人解釋: 《與趙道人》是王炎創(chuàng)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人以與趙道人的對話為題材,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的疑惑。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欲上青云卻垂翅,
歸來掃軌空山里。
道人說相來叩關(guān),
酒半醺酣談亹亹。
我今布褐終余年,
豈論燕頷并鳶肩。
謂予形是朱頂鶴,
兩眼藏神高頰顴。
彭殤壽夭誰無死,
不將動目搖湛水。
道人去后若復(fù)來,
定應(yīng)難相壺邱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話的形式展示了詩人與趙道人的交流,描繪了一幅追求仙境的畫面。詩人心懷向往,希望能夠飛上青云,達到仙境的境地,但卻感到自己的努力如鳥兒垂下了羽翼,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詩人在歸來時,發(fā)現(xiàn)塵世間空空蕩蕩,充滿了虛幻和空洞。趙道人告訴詩人,他們相見是為了探討人生的真諦,兩人暢飲暢談,醉心于思考人生的意義。
詩中的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平凡生活的不滿,他穿著簡樸的服飾,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無法與那些享受榮華富貴的人相提并論。然而,詩人認為自己擁有朱頂鶴的形象,眼中蘊藏著高深的智慧,高顴骨凸顯了他的威嚴。這是詩人對自身的理想化表達,他相信自己有著非凡的潛力和價值。
在詩的最后幾句中,詩人表達了對生死的思考。他認為人人都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沒有人能夠逃脫這個命運,即使是那些有著長壽或早逝的人。詩人說自己無法轉(zhuǎn)動眼睛,搖動湛水,這或許象征著他無法洞察生死的真相。詩人希望趙道人能再次歸來,但他也承認這是困難的,因為趙道人已經(jīng)超越了塵世的束縛。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對仙境和超脫塵世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境遇和生死問題的思考。通過與趙道人的對話,詩人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反映了宋代士人對超凡境界的追求和對塵世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