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德夫園亭八詠·可瑩 / 作者:王炎 |
小鑿蒼苔破,潴為玉鑒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須發盡堪燭,肺肝元自清。
微風莫吹皺,虛靜即生明。
|
|
張德夫園亭八詠·可瑩解釋: 《張德夫園亭八詠·可瑩》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小鑿蒼苔破,潴為玉鑒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須發盡堪燭,肺肝元自清。
微風莫吹皺,虛靜即生明。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園亭景觀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內心寧靜、清凈的追求。通過描繪園亭中的景物,作者表達了自己對清新、寧靜和明亮環境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小鑿破開的蒼苔,形容了園亭中的一片平靜的水潭,猶如一面玉鑒一般平靜明亮。作者提到園亭最適合孤月的浸潤,暗示著在寧靜的環境中,月光更加明亮,寓意內心的寧靜可以使人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
接著,作者提到須發盡堪燭,肺肝元自清,表達了自己對養生的追求。將須發盡如燭光逐漸消耗的形象,與肺肝元自清相對應,意味著通過保持內心寧靜,可以使肺肝清凈,體現了作者對健康和長壽的向往。
最后兩句“微風莫吹皺,虛靜即生明”,通過寥寥幾字,強調了虛靜環境的重要性。微風吹動可能會擾亂水面的平靜,因此作者倡導微風不要吹皺水面,以保持虛靜的狀態。只有在虛靜的環境中,才能使明亮的光芒生發。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內心寧靜的向往,抒發了對健康和清凈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內心明亮和清晰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理想環境和生活狀態的追求,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