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 / 作者:王炎 |
俗物令人眼白,鉤簾領略湖山。
袖手倚楹獨立,孤鴻滅沒人間。
|
|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解釋: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是宋代王炎的詩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之物的無足輕重以及他對孤獨自在、超脫塵世的向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陳推官的幽居為背景,描述了他獨自倚立在山堂之中,遠眺湖山的景象。首句「俗物令人眼白」表明了作者對俗世之物的厭倦和無奈之情。他認為這些世俗之物只會使人感到煩擾和困惑,從而產生一種眼中所見皆是浮云的感覺。
接著,詩人通過「鉤簾領略湖山」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透過窗簾欣賞湖山的景色。這種觀景的方式體現(xiàn)了他內心的超然和超脫,以及對自然美的追求。他不再糾纏于俗世的喧囂,而是以一種閑適自得的姿態(tài),享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
第三句「袖手倚楹獨立」則展現(xiàn)了作者在山堂中的姿態(tài),他悠閑地將手放在袖子里,靠著楹柱獨自站立。這個形象突出了他的孤獨和獨立,彰顯了他與世隔絕的境地。他不與世人為伍,而是選擇了一個與自然為伍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孤鴻滅沒人間」通過孤鴻的形象,表達了作者自身的孤獨感。孤鴻在廣闊的天空中消失了,仿佛沒有留下一絲痕跡。這暗示了作者選擇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與紛繁的世俗相比,他的存在仿佛微不足道。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陳推官幽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世俗之物的厭倦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他通過欣賞湖山的景色和獨自倚立的姿態(tài),展示了他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和內心的寧靜。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傳遞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引發(fā)讀者對自然美和內心平靜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