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合皂 / 作者:王炎 |
灶臼依然在翠微,重重臺殿鎖雙扉。
可憐千載碧杉老,不見兩翁黃鶴歸。
小倚修篁飛玉子,更升虛室奏金徽。
渺茫且置神仙事,輸卻清閒屬羽衣。
|
|
游合皂解釋: 《游合皂》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抒發內心感受,傳達出一種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灶臼依然在翠微,
重重臺殿鎖雙扉。
可憐千載碧杉老,
不見兩翁黃鶴歸。
小倚修篁飛玉子,
更升虛室奏金徽。
渺茫且置神仙事,
輸卻清閒屬羽衣。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通過描寫一處景物來反映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描述了一個寺廟的景象,灶臼依舊在翠綠的庭院中,廟宇的臺殿緊閉著。碧杉樹雖然歷經千年,但兩位老僧和黃鶴卻再也沒有回來。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小孩子倚靠在修竹旁邊,手中拿著飛翔的玉子,仿佛在虛室中奏響金徽,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整首詩的氣氛充滿了渺茫和神秘感,似乎與神仙的事物相聯系,而詩人自己則與這種清幽和神仙的事物無緣。
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灶臼、臺殿、碧杉樹等傳統的景物,象征著歲月的長久和歷史的沉淀,而兩位老僧和黃鶴的缺失則彰顯了人事的變遷和離別的悲涼。小孩子倚靠在修竹旁的形象,則映照出了生命的繼承和新生。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展示了王炎對人世間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共鳴,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