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處州挽詩 / 作者:王炎 |
白首來苕霅,深知有故人。
登門雖不數(shù),傾蓋本相親。
浮鹢行方遠,烹魚默尚新。
青山埋玉樹,老淚漫沾巾。
|
|
趙處州挽詩解釋: 《趙處州挽詩》是宋代詩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發(fā)了來到苕霅,深知有故人。
登門雖不頻繁,傾蓋本相親。
浮鹢行的路途遙遠,烹魚默默仍新。
青山埋葬著玉樹,老淚滿濕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趙處州的懷念之情。詩人已經年老,白發(fā)蒼蒼地來到苕霅,但他深知在這里有一個故人,即趙處州。盡管趙處州不常來登門拜訪,但詩人仍然深感親近。詩中提到了浮鹢行和烹魚的景象,表達了離別的遼遠和時光的流轉。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趙處州的思念之情,將青山比作埋葬著玉樹的地方,而詩人的老淚則滿濕了手巾。
賞析:
《趙處州挽詩》通過對趙處州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用樸實的語言和自然的意象,描繪了白發(fā)蒼蒼的自己來到苕霅,深知有個故人的情景。詩中的"登門雖不頻繁,傾蓋本相親"表達了詩人對趙處州的深厚情誼,即使很少見面,卻仍然感到親近。浮鹢行和烹魚的描寫,折射出離別的遙遠和歲月的流轉,增加了情感的層次。最后兩句以青山埋玉樹和老淚滿濕巾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趙處州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摯而深沉。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受到歲月的滄桑和人情的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