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道中遇流民 / 作者:王炎 |
丁男負荷力已疲,弱妻稚子顏色悲。
親戚墳墓誰忍棄,嗟爾豈愿為流移。
春蠶成繭谷成穗,輸入豪家無孑遺。
豐年凜凜不自保,兇年菜色將何如。
但憂銜恨委溝壑,豈暇懷土安室廬。
故鄉既已不可居,他鄉為客將誰依。
黃雞啄黍白酒熟,去家未久吾懷歸。
農桑不事得溫飽,見爾令人顏忸怩。
|
|
太平道中遇流民解釋: 《太平道中遇流民》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太平時期遇到流離失所的人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流民遭遇的同情和對社會動蕩的憂慮。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丁男負荷力已疲,
弱妻稚子顏色悲。
親戚墳墓誰忍棄,
嗟爾豈愿為流移。
春蠶成繭谷成穗,
輸入豪家無孑遺。
豐年凜凜不自保,
兇年菜色將何如。
但憂銜恨委溝壑,
豈暇懷土安室廬。
故鄉既已不可居,
他鄉為客將誰依。
黃雞啄黍白酒熟,
去家未久吾懷歸。
農桑不事得溫飽,
見爾令人顏忸怩。
這首詩通過描述丁男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流離失所的人們的同情。丁男已經負荷過重,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因此而悲傷。詩中提到了親戚的墳墓,暗示了丁男的無奈和痛苦,因為他無法忍心離開自己的親人和家園。
詩中還描繪了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將富饒的豐年和荒兇的兇年作為對比。在豐年,收獲豐富,沒有人會挨餓;而在兇年,人們的生活將何去何從,菜色將變得匱乏。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社會動蕩和流民現象的擔憂。他認為這種不安定的局勢使得人們陷入了痛苦和困境,無法安定下來,無法回到自己的家園。詩末提到了黃雞啄黍和白酒,暗示著家鄉的美好和溫暖,這讓作者懷念起家的歸屬感。
這首詩通過描繪流民的遭遇以及對社會動蕩的憂慮,表達了作者對人們生活困境的同情和對家園溫暖的思念,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社會現象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