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來) / 作者:王炎 |
鏡中失畫雙青鬢。
懶更占花信。
小梅半謝雨垂垂。
未許輕紅破蕾、綴桃枝。
社前歸燕穿簾語。
似說人憔悴。
自緣老去少歡悰。
不是春寒料峭、怯東風。
|
|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來)解釋: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來)》是一首宋代王炎所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鏡中失去畫中的雙青鬢。
懶得再享受花的信息。
小梅已經半開,雨還在不停地淅淅瀝瀝地下。
還未允許輕紅破蕾、點綴桃枝。
在社前,歸來的燕子穿過簾子,有話要說。
仿佛在說我變得憔悴了。
自己因為年老而少了歡悅。
并非是因為春天的寒冷刺骨、怯弱的東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寥凄涼的春天景象,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感受。詩中的虞美人是一種美麗的花朵,但詩人并沒有描述花的美麗,而是通過描寫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心情來表達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虞美人成為了詩人內心的映照,象征著美麗的事物和青春的逝去。
賞析: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來)》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于光陰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嘆。詩人以虞美人花為象征,抒發了自己對美的追求以及對青春逝去的無奈和惋惜之情。其中的意象和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現出來,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詩中的鏡子和失去的畫面,象征著詩人自身的年華逝去,雙青鬢已不再年輕。花信是指花的美麗和香氣,詩人懶得再去享受,仿佛不再對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抱有興趣。小梅半謝,雨垂垂,表現了春天的蕭瑟和時光的流轉。而未許輕紅破蕾、綴桃枝,暗示詩人自己的欲望未能實現,憧憬的美好也未能達到。
詩中的社前歸燕穿簾語,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更替,燕子歸來,寓意著新的春天的到來。然而,詩人在燕子的歌聲中聽到了自己變老的聲音,感嘆自己逝去的青春和少了的歡悅。最后兩句“不是春寒料峭、怯東風”,表達了詩人并非因為寒冷而憔悴,而是因為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不盡如人意而感到疲倦和無奈。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于光陰流逝和青春逝去的無奈和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