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 / 作者:王炎 |
一杯椒醑。
惜飲難成醉。
爆竹聲中人未睡。
共道今宵守歲。
不如且就衾裯。
誰能細數更籌。
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頭。
|
|
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解釋: 《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杯椒醑。惜飲難成醉。
爆竹聲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歲。
不如且就衾裯。誰能細數更籌。
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除夕夜的景象和人們守歲的情景。詩人把自己置身于熱鬧的節日氛圍中,感嘆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替。
賞析:
詩的開篇,詩人把一杯椒醑作為引子,椒醑是一種辛辣的酒,意味著詩人對飲酒的憾事。他感嘆著喝了許多酒卻難以醉倒。這里可以聯想到他對人生的感慨,不論是飲酒還是人生,都難以獲得完全的滿足和快樂。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爆竹聲中人們仍未入眠的場景。爆竹聲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慶祝元素,而人們的不眠不休則顯示了他們對這個特殊夜晚的重視和期待。大家共同述說今晚守歲的決心,彼此交流對這個夜晚的期待和祝愿。
在第四句中,詩人提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建議:不如且就衾裯。衾裯是指溫暖的被褥,詩人暗示大家不如就此休息,一起躺在被子里。這里有一種對平靜和安寧的向往,暗示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追求,與喧囂的慶祝活動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詩人用數字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頭。三百六旬即一年,表示時間的流轉已經過去了,而明朝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這里展示了歲月更迭的無情和人們面臨的不斷變化的現實。無論是守歲還是度過除夕夜,時間都在不停地流逝,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除夕夜的景象,通過對時間的流逝和人們的守歲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