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越上作) / 作者:王炎 |
呢喃燕語。
共訴春歸去。
春去從他留不住。
落盡枝頭紅雨。
老翁袖手優游。
閑愁不到眉頭。
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
|
|
清平樂(越上作)解釋: 《清平樂(越上作)》是一首宋代王炎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呢喃燕語。共訴春歸去。
春天匆匆離去,燕子低聲細語,我與它們共同訴說著春天的離去。
春去從他留不住。落盡枝頭紅雨。
春天離去無法挽留,紛紛揚揚的紅花像雨一樣落盡了枝頭。
老翁袖手優游。閑愁不到眉頭。
老年的人靜靜地游玩,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愁事沒有困擾他的眉頭。
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
經過麥田金黃和紫色的山椒果實,歸家的時間只能在新的秋天。
詩意:
這首詩詞以平和的心境描繪了春天逝去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懷念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燕子低語、紅花飄落、老年人優游自在的形象,展現了自然和人生的變遷。詩人通過對春天的描述,揭示了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主題,以及對新的希望和歸宿的期待。
賞析:
《清平樂(越上作)》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使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義。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春天的離去和紅花的飄落,襯托出老年人優游自在的態度,表達了對生活的豁達和對人生的領悟。最后兩句"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以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寄托了對未來希望和歸宿的期待。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色,即以自然景物為表達對象,融入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以恬靜的情感和淡泊的態度,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