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引 / 作者:王炎 |
裁征衣。
寄征衣。
萬里征人音信稀。
朝相思。
暮相思。
滴盡真珠,如今無淚垂。
閨中幼婦紅顏少。
應是玉關人更老。
幾時歸。
幾時歸。
開盡牡丹,看看到荼コ。
|
|
梅花引解釋: 《梅花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炎。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裁征衣。
寄征衣。
萬里征人音信稀。
朝相思。
暮相思。
滴盡真珠,如今無淚垂。
閨中幼婦紅顏少。
應是玉關人更老。
幾時歸。
幾時歸。
開盡牡丹,看看到荼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寄托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描寫一位征人遠在他鄉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裁征衣,寄征衣”暗示了征人離家遠行,要準備行裝,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將自己的思念寄托在這件征衣上的心情。
接下來的兩句“萬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表達了作者對征人音信稀少的痛苦,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作者都在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下一句“滴盡真珠,如今無淚垂”用比喻的手法表達出作者思念之情的深沉,他已經哭得淚盡,再也沒有淚水可以流下來。
接著的兩句“閨中幼婦紅顏少,應是玉關人更老”表達了作者對家中幼婦的擔憂和對征人的關切,暗示了征人離家已久,家中的人也在日漸蒼老。
最后兩句“幾時歸,幾時歸,開盡牡丹,看看到荼コ”表達了作者對征人早日歸來的期望,以及作者對家人幸福安康的祝福。牡丹和荼花在中國文化中都是象征富貴和美好的象征,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寄托了作者對歸人生活順遂的期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表達了作者對征人遠在他鄉的思念之情和對家人的關心,展現了家國情懷和親情之情,給人一種溫暖而深沉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