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 / 作者:王炎 |
曉來雨過,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
桃杏不堪來此似,信是傾城傾國。
藏韻收香,誰能描貌,閣盡詩人筆。
從教睡去,為留銀燭終夕。
不待過了清明,綠陰結子,無處尋春色。
簌簌輕紅飛一片,便覺臨風_惻。
莫道無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識。
惜花無主,自憐身是行客。
|
|
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解釋: 《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
曉來雨過,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
桃杏不堪來此似,信是傾城傾國。
藏韻收香,誰能描貌,閣盡詩人筆。
從教睡去,為留銀燭終夕。
不待過了清明,綠陰結子,無處尋春色。
簌簌輕紅飛一片,便覺臨風_惻。
莫道無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識。
惜花無主,自憐身是行客。
譯文:
思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
黎明時分,雨水已過,紅海棠花枝上的胭脂似乎還在滴落。
桃花和杏花都不及這里的美景,可見其傾城傾國之態。
花香藏匿其中,任何人都難以描繪其容貌,詩人們盡力描繪了閣樓。
讓我沉睡吧,為了讓白銀燭光陪伴整夜。
不等到清明時節過去,綠陰已生果實,無處覓得春天的顏色。
紛紛揚揚輕紅的花瓣飄落一片,使人感到憂傷和惋惜。
不要說它們沒有感情,微笑中流露出的嫣然神采,仿佛曾經相識。
可惜花朵無主,我自憐身世如行旅客。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海棠時過江潭)》是一首描寫海棠花的詩詞。海棠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著傲然挺立、不畏風雨的品質。詩人通過描繪海棠花的美麗和嬌艷,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
詩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海棠花的美麗,花枝上的胭脂滴落、傾城傾國的景象,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花朵的鮮艷和嫵媚。詩人將海棠花與桃花、杏花相比,以突顯海棠花的獨特之美。
詩中還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惜別之情。清明時節過去后,春天的顏色漸漸消失,綠陰已結出果實,花瓣飄落一片,給人以憂傷和惋惜之感。詩人以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遺憾和無常的感慨。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詩人將自己比作行旅客,表示自己身世無常,無法擁有美好事物。詩人對花朵無主的遺憾和自身命運的無奈感到自憐。整首詩通過對海棠花的描繪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海棠花的美麗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時光流逝和命運無常的反思,給人以深思和感慨。整首詩詞既有對美的贊美,也有對生命的思考,具有濃郁的詩意和情感內涵,值得欣賞和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