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題 / 作者:杜甫 |
只應踏初雪,騎馬發荊州。
直怕巫山雨,真傷白帝秋。
群公蒼玉佩,天子翠云裘。
同舍晨趨侍,胡為淹此留。
|
|
更題解釋:
中文譯文:
只當踏在初雪上,騎馬離開荊州。
直到怕巫山的雨,真的傷了白帝的秋。
群臣們佩戴著蒼玉的玉佩,天子身穿著翠云的裘。
同住的同僚清早忙著侍候,我為何要拖延留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創作的,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迷茫的情感。
詩人以冬季初降雪作為離別的象征,寫道自己只應當是踏在初雪上,騎馬離開荊州。此處的荊州可以理解為離別之地。
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面臨離別的困惑和不安。詩中提到怕巫山的雨,傷了白帝的秋,這表達了詩人對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巫山和白帝分別是當時的地名,但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離別后的陌生和艱難。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離別時群臣們佩戴蒼玉的玉佩、天子身穿翠云的裘的場景,突出了他們的高貴和權勢。詩人心生羨慕和不甘,感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卻因為某種原因而被迫離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愿,他不明白為什么要停留,為什么要離開同住的同僚們。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初雪、巫山和白帝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不安。詩人的不愿離別和對離別的疑惑,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