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樂府子夜四時歌四首 / 作者:崔道融 |
吳子愛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宮人不睡。
涼軒待月生,暗里螢飛出。
低回不稱意,蛙鳴亂清瑟。
月色明如晝,蟲聲入戶多。
狂夫自不歸,滿地無天河。
銀缸照殘夢,零淚沾粉臆。
洞房猶自寒,何況關山北。
|
|
擬樂府子夜四時歌四首解釋: 《擬樂府子夜四時歌四首》是唐代崔道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主要描寫了四個時刻的景象,以及與之對應的情感和意蘊。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為:
早夜擬樂府四首
吳子愛桃李,
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
六宮人不睡。
涼軒待月生,
暗里螢飛出。
低回不稱意,
蛙鳴亂清瑟。
月色明如晝,
蟲聲入戶多。
狂夫自不歸,
滿地無天河。
銀缸照殘夢,
零淚沾粉臆。
洞房猶自寒,
何況關山北。
這首詩詞共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以描述某個時刻的景象為主題,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時光的感悟和情感。
第一首以夜晚早晨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夜晚桃李樹下月色未能灑地之景。吳子愛桃李,暗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而月色不到地則寓意著美好之物未能如愿實現。
第二首以夜晚在宮廷內外觀賞花卉的景象為背景,描寫了明朝觀花時,六宮嬪妃不眠不休的景象。明朝欲看花,六宮人不睡,通過對六宮女子的形象描繪,表現了她們對美好的追求和對時光的珍惜。
第三首以夜晚觀賞月亮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月亮升起時,涼軒暗中的螢火蟲飛出的景景。涼軒待月生,暗里螢飛出,詩中的螢火蟲象征著微小而短暫的生命,與美好的事物短暫而稍縱即逝的性質相呼應。
第四首以夜晚的靜寂和孤獨為背景,描述了夜晚的月色明亮如白晝,蟲鳴聲進入室內的景象。狂夫自不歸,滿地無天河,則意味著在這個清冷的夜晚,遠方的人和事物都是遙不可及的。銀缸照殘夢,零淚沾粉臆,洞房猶自寒,何況關山北,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無法實現的渴望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對四個不同時刻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人情世態和生命短暫性質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寄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