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夜玩月 / 作者:杜甫 |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
|
十六夜玩月解釋:
《十六夜玩月》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世間的思考。
詩中的“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描繪了秋天的夜晚,月光灑在金色的波浪上,像玉露一樣清涼。這里的“舊挹”指的是古代的飲酒儀式,詩人通過這個形象來表達對美好時光的回憶。
接下來的兩句“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描繪了關山的壯麗景色和河漢的繁忙人流,展現了大自然的廣闊和人世間的繁華。
詩的下半部分,“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描繪了一個孤寂的夜晚。樵夫在谷口唱歌,孤城中傳來了悲傷的笛聲。這里的“孤城”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最后兩句“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描繪了夜晚的生活。巴童指的是巴蜀地區的人們,他們在深夜仍然不眠不休,有人乘船行駛。這里的“巴童”可以理解為勤勞的人民,他們在艱難的環境中依然堅持生活。
整首詩以描繪夜晚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世間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人世間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