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臨池竹應制 / 作者:虞世南 |
蔥翠梢云質,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
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
|
賦得臨池竹應制解釋: 詩詞:《賦得臨池竹應制》
蔥翠梢云質,
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風影,
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
鳳翅拂漣漪。
欲識凌冬性,
唯有歲寒知。
中文譯文:
翠綠的竹子像云彩一樣高傲,
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
波紋飄動,帶著微風的倩影,
流水搖曳,防止露水濕染枝條。
竹葉像龍鱗,點綴在山谷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竹枝像鳳翅,拂動著水面的漣漪。
要了解竹子堅韌的性格,
只有在嚴寒的歲月中才能真正領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虞世南創作的一首描寫竹子的詩。通過對竹子在池塘中的景象的描繪,表達出竹子堅韌不拔、傲立不倒的性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比如將竹葉比作龍鱗、竹枝比作鳳翅,以及描述竹子受風搖動時的倩影和水面上的漣漪,給人以美感和動態的感受。
詩人通過境界的描寫,傳達了自然界中竹子的特性和生命力。竹子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生命的力量,只有在嚴寒的冬季中才能更加顯露出其堅強的本質。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竹子堅韌的欽佩和對自然的贊美。
這首詩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來描繪竹子的形象,形容竹子在清池中的美麗景致。詩人虞世南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與精神氣質,既傳達了自然界中竹子的真實形態,也表達了對竹子堅韌不拔的欽佩之情。讀者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力量和竹子的堅韌意志,同時也可以在感嘆自然之美的同時,反思人的生命力與精神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