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 作者:虞世南 |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勛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云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
|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解釋: 中文譯文:《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馬快速地渡過河流,因為水流深馬難以渡過。在前方遇到了錦車使,都護在樓蘭。輕騎依然牽著韁繩,防備的士兵還未解下馬鞍。溫池下是峽谷,棧道通向危巒。邊塞拓地的功績還未受到賞賜,失去的城池律法何時會寬恕。明月正好暗下來,春天的隴上仍然寒冷。云霧迷蒙無法看到山川的影子,冰層融合不再有水流的響聲。我懷念的朋友不可一見,只能拿著這一份忠誠來供奉。
詩意:這首詩以飲馬長城窟行為題材,描繪了作者在長城附近騎馬行進的情景和心境。通過描述河流深淵、棧道險峻等自然景觀和守衛邊塞的士兵,表達了邊塞風光的壯美和不易通行的艱難。同時,詩中還流露出作者對親友的思念之情。
賞析:《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通過描述邊塞馳騁的場景,描繪出了長城壯麗的景色和守衛邊疆的艱難任務,展現了唐代邊塞文化的特點。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豐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邊塞地區的雄奇和荒涼。同時,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親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對艱險和孤寂時的堅毅和信念。整首詩以豪放豪情的筆觸展現了作者對邊塞生活的理解和情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