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山寺 / 作者:張蠙 |
中峰半夜起,忽覺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上方猶有星。
樓高鐘尚遠,殿古像多靈。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誦經。
|
|
宿山寺解釋: 《宿山寺》
中峰半夜起,
忽覺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
上方猶有星。
樓高鐘尚遠,
殿古像多靈。
好是潺湲水,
房房伴誦經。
中文譯文:
深夜里,我在中峰山的寺廟中醒來,
突然發覺四周一片幽靜。
這個世界自然而然地下起了雨,
天空上還有星星閃爍。
高塔的鐘聲傳得很遠,
殿內的佛像顯得非常靈動。
最叫人心曠神怡的是悠悠流淌的小溪水聲,
每一房間都伴隨著誦經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深夜里在山寺里的景象。作者醒來時,周圍一片寧靜,天空中下起了雨,星星在閃爍。高塔的鐘聲傳得很遠,殿內的佛像仿佛活靈活現。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是悠悠流淌的溪水聲,和誦經聲一起構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夜晚山寺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通過描寫雨聲、星星閃爍、鐘聲和佛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寺的靜雅之美,領悟到寺廟所蘊含的寧靜與靈動之意。詩中的“潺湲水”和“誦經聲”更增加了一種祥和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山寺中,感受到心靈上的凈化與寧靜。
這首詩以簡潔、深入的方式描繪了山寺的景象,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敏感和熱愛。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傳達出對寧靜和靜謐的追求,表達了對佛教信仰和清凈心靈的向往。整首詩構圖簡潔而精細,語言流暢自然,形象生動,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與內心的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