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道者 / 作者:張蠙 |
得道疑人識,都城獨閉關。
頭從白后黑,心向鬧中閑。
饑渴唯調氣,兒孫亦駐顏。
始知仙者隱,殊不在深山。
|
|
贈道者解釋: 《贈道者》是唐代詩人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詞。
原文:
得道疑人識,都城獨閉關。
頭從白后黑,心向鬧中閑。
饑渴唯調氣,兒孫亦駐顏。
始知仙者隱,殊不在深山。
中文譯文:
獲得真道后,懷疑的人才能認識。
都城如今孤獨封閉。
頭發由黑變白,在喧囂中心卻平靜。
饑餓渴望只尋求氣機調和,
子孫們容顏亦不老去。
這才知道真正的仙者隱世,
并不一定在深山中。
詩意:
這首詩所描述的是一個得道的人如何在塵世中保持平靜和自在。詩人以幾個意象來反映得道者的狀態:得道之后反而會令人懷疑真相,都城的喧囂無法干擾道者的內心安寧,得道者注重調和身心的平衡、保持健康,而不受饑餓和渴望的困擾。而且,得道者的青春容顏也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最后,詩人告訴我們,真正的仙者并不一定居住在遙遠的深山之中。
賞析:
《贈道者》這首詩以短小精悍的語言和簡練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得道者在世俗中的境遇和態度的思考。詩人通過對得道者的描寫,點出了現實社會中紛繁復雜的喧囂與浮躁。得道者能夠超越這種喧囂,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冷靜,尋求身心的平衡和健康。詩中的最后兩句“始知仙者隱,殊不在深山”則告誡人們,真正的仙者并不一定會隱居在深山之中,而是學會在塵世中保持自己的內心平和,追求精神的升華。整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道教理念的思索和追求,深入人心,令人陶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