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情 / 作者:張蠙 |
窮荒始得靜天驕,又說天兵擬渡遼。
圣主尚嫌蕃界近,將軍莫恨漢庭遙。
草枯朔野春難發,冰結河源夏半銷。
惆悵臨戎皆效國,豈無人似霍嫖姚。
|
|
邊情解釋: 《邊情》是唐代詩人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窮荒始得靜天驕,又說天兵擬渡遼。
靜天驕意指指望上天的支持和庇護,而擬渡遼則暗示了對北方邊境地區的軍事行動。詩人通過這兩句意象表達了國家在邊境上的苦難和不安。
圣主尚嫌蕃界近,將軍莫恨漢庭遙。
這兩句表達了當時皇帝對邊境地區的不滿和憂慮,以及將軍們對京城的遠離和疏遠的感受。詩人通過這兩句展示了邊境軍民的忠誠和犧牲精神。
草枯朔野春難發,冰結河源夏半銷。
這兩句描寫了邊境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軍民們在艱苦條件下的生活。草枯和冰結象征了大地的死寂和冰冷,夏半銷則代表了局部的回暖和生機。
惆悵臨戎皆效國,豈無人似霍嫖姚。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戰亂和邊境居民的無奈和痛苦,同時對于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霍去病、嫖姚的懷念和向往。詩人通過這兩句抒發了自己對和平的向往和對邊境軍民的稱贊。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邊情》通過描寫邊境地區的苦難和邊境軍民的忠誠、犧牲精神,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歷史英雄的向往。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古代邊境地區的困境和軍民生活的狀況,顯現出作者的思鄉情懷和對和平安定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