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望 / 作者:杜甫 |
白帝更聲盡,陽臺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疊嶺宿霾云。
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
荊扉對麋鹿,應共爾為群。
|
|
曉望解釋:
《曉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早晨從高處遠望,山川景色和自然景象的美妙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帝山的鐘聲已經響過,晨光從陽臺的地平線上升起。
高峰的寒氣漸漸被太陽照暖,山上的云霧疊疊如同宿霾一般。
地勢破裂,江水上的帆影消失,天空清澈,能聞到木葉的清香。
山間的竹扉對著麋鹿,我應該和它們一起成為一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在白帝山上的早晨遠望為背景,描繪了一幅自然的畫面,融入了豐富的情感和感悟。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受,同時也映射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首句“白帝更聲盡,陽臺曙色分?!蓖ㄟ^“白帝”山的鐘聲和“陽臺”的曙光,構建出一個晨曦初現的場景。鐘聲和曙光交相呼應,營造出一種肅靜而又期待的氛圍。
“高峰寒上日,疊嶺宿霾云。”描繪了早晨高山的涼意被陽光漸漸融化,山巒上疊疊的云霧仿佛是前一天的余靄,又點綴著一份神秘感。
“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币浴暗刿濉毙稳萆絼?,江上的帆影在這破裂的地勢下隱去,映襯出天空的湛藍和空氣的清新,能嗅到木葉的芬芳,帶來視覺與嗅覺的愉悅。
“荊扉對麋鹿,應共爾為群。”最后兩句以“荊扉”(竹門)和“麋鹿”作象征,暗示詩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夠與自然、與動物共同生活,融入這一自然景象,形成一種和諧的生活狀態。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以及對和諧生活狀態的追求。通過山川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晨的敬仰和心靈的寧靜。此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使整首詩在簡潔的表達中蘊含深刻的情感和意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