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寒食 / 作者:羊士諤 |
令節逢煙雨,園亭但掩關。
佳人宿妝薄,芳樹彩繩閑。
歸思偏消酒,春寒為近山。
花枝不可見,別恨灞陵間。
|
|
雨中寒食解釋: 雨中寒食
令節逢煙雨,園亭但掩關。
佳人宿妝薄,芳樹彩繩閑。
歸思偏消酒,春寒為近山。
花枝不可見,別恨灞陵間。
譯文:
雨中的寒食
在這令節的煙雨中,園亭只有關上了。
佳人宿妝薄,芳樹上的彩繩閑蕩。
思鄉之情隨酒消散,春寒來到山近。
花枝兒不可見,懷別之恨在灞陵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中的寒食節景。寒食節是唐代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到郊外野餐,享受春天的美好。然而,雨水卻打破了人們的計劃,園亭不得不關上。詩人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雨中寒食的感受。
詩中的佳人宿妝薄,意味著她沒有打扮,或者是因為雨水而讓妝容變薄。詩人還描繪了芳樹上的彩繩隨風飄蕩,暗示著節日的氣氛被雨水打散了。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但是這種思鄉之情被酒精消解。春天的寒冷也讓他感到離山很近。最后兩句“花枝兒不可見,懷別之恨在灞陵之間”,表達了詩人離別的憤怒和悲傷。他愿意看花,然而花枝卻被雨水遮擋,無法顯露。他對別離的恨意在灞陵之間蔓延。
整首詩以簡潔的筆墨勾勒出了雨中寒食的悲涼和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既抒發了個體的情感,也展示了寒食節的壯美之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