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齋中詠懷 / 作者:羊士諤 |
無心唯有白云知,閑臥高齋夢蝶時。
不覺東風過寒食,雨來萱草出巴籬。
|
|
齋中詠懷解釋: 《齋中詠懷》是唐代詩人羊士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心唯有白云知,
閑臥高齋夢蝶時。
不覺東風過寒食,
雨來萱草出巴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齋戒時的心境和感受。詩人無心憂慮,只有白云能夠理解他的心情。他安閑地躺在高樓的齋房中,做夢時看到蝴蝶飛舞。他沒有察覺到春風已經吹過了寒食節,雨水來臨后,萱草從籬笆中冒出生長。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淡、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齋戒時的寧靜和恬淡心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對人生的淡泊態度。
詩中的“無心”一詞,表明詩人內心無雜念,超脫于塵世之外,通過清靜的齋房環境,與白云相互呼應,傳達出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詩句中的“閑臥高齋夢蝶時”表明詩人盡情享受齋戒時的閑適和寧靜,在夢中與蝴蝶相伴,暗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
“不覺東風過寒食,雨來萱草出巴籬”這兩句描述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在寧靜的齋房中,沒有察覺到寒食節已經過去,春風已經吹來,雨水滋潤了大地,草木萌發生長。這種無意間的覺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深思。
整首詩詞以簡潔、淡泊的語言塑造了一幅寧靜恬淡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內心自由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