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虢令趙薦 / 作者:蘇軾 |
嗟我去國久,得君如得歸。
今君舍我去,從此故人稀。
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語非。
佳人西方子,佩服貝與璣。
宛兮若處女,未始識戶扉。
何必識戶扉,潛玉有光輝。
|
|
送虢令趙薦解釋:
《送虢令趙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嗟,我離開故國已久,得到你就像回到了家。如今你放棄我而去,從此我們成為了陌生人。不介意我們成為陌生人,只是擔心再不能相見。你是西方佳人,戴著貝殼和玉石。你容貌美麗如處子,但尚未踏入婚姻之門。何必踏入婚姻之門,你潛藏的美玉已經閃耀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的"我"離開故國已經很久,遇到了"君",就像回到了家一樣,感到無比欣慰。然而,"君"卻選擇離開,兩人變成了陌生人。蘇軾表達了對這種情況的不滿和擔憂,不愿意失去與"君"的交流和交往。接下來,蘇軾以形容西方佳人的方式描繪"君"的美麗,她身上佩戴著貝殼和玉石,容貌美麗如處子。盡管"君"尚未踏入婚姻之門,但她潛藏著璀璨的光芒,擁有非凡的才華和魅力。
賞析:
《送虢令趙薦》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離別的情感體驗。首句"嗟我去國久,得君如得歸"表達了蘇軾離開故國已久的心情,遇到"君"就像回到了家一樣的欣喜之情。接下來,蘇軾以"佳人西方子,佩服貝與璣"的形象描繪了"君"的美麗和高貴。他并未強調"君"的名字,而是通過形容她佩戴的貝殼和玉石來表達她的美麗和珍貴。詩的后半部分,蘇軾表示盡管"君"尚未婚嫁,但她內心獨特的才華和光芒已經開始顯露。這種表達方式透露出蘇軾對"君"的贊美和對她潛力的認同。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而深沉,表達了蘇軾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留戀之情。通過描繪"君"的美麗和才華,蘇軾將友誼和愛情的微妙之感融入其中。詩詞中的意象描繪細膩而生動,使人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悲喜交集。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卓越的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敏銳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