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雁 / 作者:崔涂 |
湘浦離應晚,邊城去已孤。
如何萬里計,只在一枝蘆。
迥起波搖楚,寒棲月映蒲。
不知天畔侶,何處下平蕪?
幾行歸去盡,片影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獨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遙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
|
孤雁解釋: 《孤雁》是唐代崔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雁獨自飛行,離開湘浦的歸程已是晚了,離開邊城的旅程已是孤單。如何能計算萬里路程,只能依靠一根蘆葦。孤雁獨自飛翔,掀起波浪,搖曳在楚地,寒冷的夜晚棲息在月光照耀的蘆葦上。它不知道天空中的伴侶在哪里,將在何處降落平靜的湖泊?幾行翅膀扇動歸巢的路途已經結束,而它的影子卻孤獨地漂泊在何方。夜晚的雨聲呼喚彼此失散,寒冷的池塘孤雁獨自降落得稍晚。湖面上的云朵低垂而暗淡,關山上的月光冷冷地追隨。或許沒有遇到羅網的困擾,但孤雁自己也會心生疑慮。
這首詩詞以孤雁為主題,通過描寫孤雁飛行的景象,表達了離別與孤獨的情感。孤雁在離開湘浦和邊城之后,面臨著漫長的旅途和孤單的歸宿。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波浪、月光、蘆葦等,與孤雁的孤獨形成對比,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孤雁的彷徨和疑慮,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別離和陌生環境時的無助和困惑。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情的意境,展示了唐代詩人崔涂的才華和對人生離別與孤獨的思考。它既描繪了孤雁的形象,又通過孤雁的經歷抒發了人們在離散和陌生環境中的情感體驗,引發讀者對離別和孤獨的共鳴。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表達,成為了唐代文學的珍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