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凈眾寺古松 / 作者:崔涂 |
百尺森疏倚梵臺,昔人誰見此初栽。
故園未有偏堪戀,浮世如閑即合來。
天暝豈分蒼翠色,歲寒應識棟梁材。
清陰可惜不駐得,歸去暮城空首回。
|
|
題凈眾寺古松解釋: 詩詞《題凈眾寺古松》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松樹,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世俗繁華的冷漠。
譯文:
百尺高的松樹倚靠在梵臺上,
昔日的人們誰曾見過它剛栽種時的模樣。
離開故園,無論如何也無法偏愛,
在這浮世間,只有閑適才能與之相合。
天色暗下來,無法分辨出蒼翠的色彩,
寒冷的歲月里,才能識別出材質堅固的棟梁。
可惜清涼的陰影無法久留,
我只能回去空著手,黃昏時分重返城市。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以題材描繪出具有古老歷史的一棵松樹,展示了詩人對故園的懷念之情。詩中的“百尺森疏”描繪了這棵松樹的高大挺拔,與寺廟的梵臺相依為伴。詩句“故園未有偏堪戀,浮世如閑即合來”表達了詩人離開故土后的冷漠心態和對繁華世界的疏離感。詩人認為只有在閑適的境地,人才能與古松的純凈一致。詩中的“天暝豈分蒼翠色,歲寒應識棟梁材”敘述了在昏暗的天色中,人們無法分辨出松樹的綠意,只有在寒冷的歲月中才能沾浸到其堅固的本質。最后兩句“清陰可惜不駐得,歸去暮城空首回”則表達了詩人對清幽陰涼的感嘆,意味著歸鄉之后詩人的失望和苦悶。整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也借此抒發了對虛浮繁華世俗生活的看法。 |
|